拓展綜合能源服務市場 微電網步入快速發展階段
來源:中國能源報
工信部部長肖亞慶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2021年,要全力做好工業領域節能減排,制定重點行業“碳達峰”行動方案和路線圖,鼓勵工業企業、園區建設綠色微電網,優先利用可再生能源。這對微電網建設來說是利好。
國網能源院不久前發布的《中國能源電力發展展望2020》也透露,未來在主干網架不斷強化的同時,依托于分布式清潔能源發電或綜合能源優化利用的微電網及分布式能源系統具備一定發展潛力。相對而言,大電網適用于電源和用戶大規模接入,能有效解決電源與需求分布不平衡的問題,大范圍優化配置能源資源;微電網適用于清潔能源分散開發利用,但受系統規模、負荷位置制約,適合在局部范圍優化配置能源資源,并且通常需要大電網作為支撐和備用。
據了解,微電網是一個包括集控中心、分布式電源、用戶負荷、儲能設備的配電網絡,可與大電網并網運行,也可脫離大電網孤網運行。如中大型群島由于對電力需求總量和供電可靠性有較高要求,因此往往通過海纜與大陸聯網;對于偏遠小島而言,由于最大負荷有限、輸送距離較遠、島嶼面積狹窄,鋪設海纜在技術與經濟方面均需付出更大代價,因此開發清潔可靠的微電網是滿足其用電需求的重要選擇之一。
截至目前,我國已建成山東長島、廣東珠海大萬山島、廣東珠海擔桿島、海南三沙永興島、江蘇省灌云縣開山島等微電網項目,其中既有并網型微電網,也有離網型微電網,均提高了海島供電可靠性。以開山島微電網為例,擁有110千瓦光伏發電機組、30千瓦風電機組,在正常情況下,光電、風電日均發電量約420千瓦時,可滿足全島的正常用電需求;在臺風、暴雨等極端情況下,660千瓦時儲能設備和50千瓦備用柴油發電機也可保障全島3天正常用電。
此外,我國在解決無電人口通電問題的歷程中,在大電網一時覆蓋不到的地方,也通過以風電、太陽能發電及柴油發電機備用的分布式能源微電網系統解決了部分偏遠地區的用電問題。
近年來,微電網因被視為可再生能源的有效解決方案、能源互聯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在提高供電可靠性、安全性及消納可再生能源等方面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中國能源電力發展展望2020》指出,微電網可用于解決特定用戶的供電問題,滿足用戶對電力供應經濟性、清潔性或安全性的個人需求。隨著關鍵技術發展突破與相關政策逐步放開,我國微電網及分布式能源系統將迎來較快發展階段,并逐步成為未來電力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業界人士也認為,隨著微電網主體身份明確、交易模式創新,微電網示范項目將有效落地,服務能源清潔低碳轉型。
據悉,目前國網、南網等能源企業正積極部署拓展綜合能源服務市場,探索多能互補、分布式能源集成優化綜合供能等關鍵技術,其中,微電網是能源互聯網的重要市場主體,可提供多能綜合利用服務,并參與電量交易及提供調峰等多種輔助服務,市場前景廣闊。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合作媒體、機構或其他網站的信息,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交易和服務的根據。本網內容如有侵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告之,本網將及時修改或刪除。凡以任何方式登錄本網站或直接、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